字词 | 大火草根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大火草根 【名称出处】:《重庆草药》 【概况】: 异名 土白头翁(《重庆草药》),白头翁(甘肃)。 基源 为毛茛科银莲花属植物大火草的根。银莲花属全世界约150种;中国约52种,药用的约有20种。 原植物 大火草Anemone tomentosa(Maxim.)Péi,(Anemone japonica var.tomentosa Maxim.;Anemone vitifolia var.tomentosa(Maxim.)Finet et Gagnep.),又名大头翁、野棉花(陕西),火草叶(四川)。 形态 植株高40~150cm。 根茎粗大,长达12cm,直径约1.5cm。基生叶具长柄,3出复叶,中央小叶三角状卵形或卵形,3列,顶端急尖,基部略心形,边缘密生锯齿,侧生小叶稍斜,背面密被白色绒毛;叶柄与花茎密被白色或淡黄色短绒毛。 聚伞花序二~三回分枝;苞片3,与茎生叶相似,不等大,有时1个为单叶,3深裂;萼片5,淡粉红色或白色,倒卵形.长1.5~2.2cm,宽1~1.8cm,背面有短绒毛;雄蕊长约为萼片长度的1/4;心皮400~500,长约1mm,子房密被绒毛。聚合果球形,直径约1cm;瘦果有细柄,密被棉毛。 花期7~10月。(图见《秦岭植物志》.第1卷.283页.图243)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400~3000m的山坡荒地及山谷路旁。 分布于河北西部、山西、陕西、甘肃、青海东部、河南西部、湖北西部、四川。。 【生药】: 采集 春季或秋季采挖,去净茎叶,晒干。 药材产于四川、甘肃、陕西等地。 鉴别 根圆柱形,弯曲,多数碎断;表面灰棕色至红棕色。粗糙,有沟纹,外皮呈剥落状;根头部较粗,常连著数个茎基及黄棕色叶柄,密生白色绵毛。质较轻松,坚韧,折断面不平坦,呈裂片状,平整的横断面皮部红棕色,木部发达,射线红棕色,通常将木部的导管部分隔成2个扇形的群束。有烟叶气,味涩而苦。 贮藏 置干燥处,防霉蛀。 。【化学】:含白头翁素。 参考文献 新华本草纲要.第1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112 【药性】: 性味 苦,温。 有小毒。 功效 化痰,散瘀,截疟,杀虫。 主治 疮疖痈肿,劳伤咳喘,小儿疳积,跌打损伤,顽癣,秃疮,疟疾。 ❶ 《重庆草药》:“化痰,止咳,除毒。治痰饮咳嗽,气喘,痒子。”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或研末。 外用:捣烂敷。 使用注意 孕妇禁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