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毛桐子根
【名称出处】:《四川中药志》 【概况】: 异名 红吊福、沉沙木、红毛桐子(四川)。 基源 为大戟科野桐属植物毛桐的根。 原植物 毛桐Mallotus barbatus(Wall.)Muell.-Arg. 余项参见“红帽顶”条。。 【药性】: 性味 微苦、甘,平。 功效 清热止血,理气止痛。 主治 五劳七伤,咯血,白浊,子宫脱垂。 ❶ 《四川中药志》:“治肺热吐血,五劳七伤及肺痨咳血。” ❷ 《广西药用植物名录》:“清热,止痛。治白浊,子宫脱垂。”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 。【临床应用】: 食疗 《四川中药志》:“治肺痨咳血:大毛桐子根30~60g,同仔公鸡炖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