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惊小怪
[结构] 并列式。 [释义] 形容对不足为奇的事情过分惊讶。也指故意声张、喧闹。 [出处] 宋·朱熹《朱文公文集·答林择之》:“要须把此事来做一平常事看,朴实头做将去,久之自然见效,不必如此大惊小怪,起模画样也。” [功能、例句] ❶ 作谓语。 柔石《二月》一一回:“多谢你们,我是没有病的。方才突然发起热来,人昏昏不知。 女孩子大惊小怪,她招你们来的吗?” ❷ 作状语。周明《生命从八十岁开始》三:“在船上,忽然有位女同学大惊小怪地来告诉她:在这条船上,有清华一个男生,听说人家给他介绍几位女朋友,他一个也相不上。” [附条] “惊怪”。高晓声《陈奂生上城》三。 [同义] 失惊打怪 少见多怪 蜀犬吠日 [反义] 见怪不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