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大将军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大将军 官名。 战国时赵国已设。西汉沿置。掌政府军队,首都警卫、边地屯戍及征伐叛乱,并居宫中参决政事,为将军之最尊者。位居三公之上,金印紫绶。东汉时位居上公。此职多以外戚、权臣充任。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大臣秉政,多加此号,亦有在大将军前冠以其他称号者。北周实行府兵制,编练二十四军,每军设开府一人统之,二开府以一大将军统之。隋左右武卫、左右武候等军,多置大将军,为禁军统帅。 唐朝府兵十二卫,每卫设上大将军、大将军各一人统之;禁军亦设此职,多以宦官任之。宋代十六卫大将军,乃虚衔。自唐至元多用以为武散官之首阶。 明、清两朝凡有战事,乃由皇帝特派大将军统兵,常冠以称号,战事毕,即去之。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