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墨翟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墨翟 【生卒】:约公元前468—约前390 【介绍】: 中国古代哲学家、心理学思想家。 世称墨子,春秋末战国初时期的鲁国人,也有说宋国人的。生于周定王元年至十年之间,卒于周安王十二年至二十年之间。 墨翟的形神观,没有摆脱二元论的影响。他提出的命题是:“生,刑(形)与知处也。”(《经上》)意即“形体与知识,合并同居则生。”(孙诒让注)这个意思在本条的(经说)中解释得相当清楚,即一个人充满著形与知,他的生命力就非常旺盛;一个人的生命力旺盛,形与知就紧密结合在一起而不可分割;如果形与知分割开来,二者缺一,那人的生命力便告完结。从他提出的“知过(遇)物而能貌之”、“以名举实”、“摹略万物之然”等论点来看,其心物观却又是唯物的。 墨翟的认识心理学思想颇为丰富而科学。 他提出了“知材”、“虑求”、“知接”和“ 墨翟是我国古代第一个明确提出情欲是人的行为动力的心理学思想家。 《经上》:“为,穷知而 ”意即人的“为”与“不为”,有时决定于知,有时决定于情欲。关于情欲的效果,他指出既有益又有损,而且这种损益之效并非固定不变,而是以人们使用情欲是否得宜为转移的。《经下》云:“无欲恶之为益损也。说在宜。”他还把情感与利害联系在一起,用喜恶来释利害:“利,所得而喜也。”“害,所得而恶也。”(《经上》)他虽然非常重视情欲,但并未流于恣情纵欲,听任情欲来摆布自己的行为;而总是用理智来支配情感,克制欲望,调节行为。 墨翟对意志的研究也颇为出色。他主张把“志”和“行”联系在一起,即把主观的志纳入到客观的行之中。 如说:“行,为也。”(《经上》)“志行,为也。”(《经说上》)他又把“志”和“功”联系在一起,即把主观的动机和效果结合起来考察人的行为,如提出“合志功而观”的命题便是。他还把“勇”和“志”联系在一起,把勇敢看作是坚强意志的一种特点或表现,“勇:志之所敢也。 ”(《经上》)此外,他还提出:“志不强者智不达”(《修身篇》),把志和知联系了起来。 在人性问题上,墨翟主张人性如素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所染篇》)他从这种观点出发,特别重视学习的作用。他反对老子的“为学无益”之说。要求学习必须量力而行;必须取实予名;必须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墨翟的《墨子》一书,是一部墨学丛书,非出自墨翟一人的手笔。其中富有心理学思想的《经上》、《经说上》、《经下》、《经说下》、《大取》、《小取》六篇,一般都认为是后期墨家的著作,但也代表墨翟的思想。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