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培根著《论学术的进展》问世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培根著《论学术的进展》问世 1605年,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用英语写作的《论学术的进展》一书正式出版。这是培根关于知识论的著作,是他的《伟大的复兴》庞大写作计划的第一部分。在这部著作里,培根批判了贬损知识的蒙昧主义,从宗教的信仰、国家的文治武功、社会的发展、个人的道德品性等方面论证了知识的巨大功用和价值,为日后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著名口号作了准备。 《论学术的进展》分为两个部分。在第一部分里,培根对知识的价值与功能作了高度评价。他认为知识不是一种纯思辨,而是一种力量,是认识自然、驾驭自然的巨大力量;人们熟悉了自然,了解了自然的奥妙,也就掌握了自然的规律,从而就有了驾驭自然的力量。在他看来,知识同时也是社会改革的力量。文明人和野蛮人的区别,就在于是否具备知识和具备知识的程度。培根把科学技术发明置于社会发展的至尊地位。他指出,古代人历来就把有利于人类的发明家尊为神明,这是当时对人所能赋予的最高的荣誉,而对建邦立国者及立法家、推翻暴君者、有功于民众者则不过给予英雄或半神的称号。因为后一种人的功绩受时空的限制,而前一种人的功绩,却如上天的德化,是永久的,遍布大宇的。培根还认为知识对于文治武功、治国安邦也有著重要作用。培根把知识看做是人格自我完善的重要工具。他认为,知识在人性中具有无上的权威。知识可以使人充分意识到自己的脆弱、自己的变幻无常、自己灵魂的尊严以及自己的使命和职责;免除粗疏的观念、肤浅的见解,免除厄运的恐怖,减轻对死亡的畏惧。培根在书中还分别考察了不同知识具有各自的教育价值。此外,他认为知识是滋养信仰的最佳养料,《圣经》是人们必读的书,因为它给人显示上帝的意志。 在第二部分里,培根依据新的原则对人类知识作了分类。培根强调,知识各部门是相互联系的,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他认为,科学的发展体现了人类的理性能力,他因此主张依照理性能力来划分科学知识。他把人类的理性能力分为记忆、想象、理性三种。与此相应,又把知识分为历史、诗歌和哲学三大类。对于这三类学科,培根又进一步作了详细的分类: 本书中,培根还专门论述了“讲述与传授”的艺术。他主张采用通行的分析方法和综合方法,因教学内容的不同,讲授的方法也应有所变化。他认为,教授数学同教授政治学应有不同的方法,数学为抽象学术,教学时应沉思、细密、冷静;而政治学的教学则应积极进取,有感情色彩。培根反对专断的教学,主张启发思考。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应有探索的精神。他十分重视练习,强调智力的练习应适合于生活。培根又认为,人的理智可用其他方法间接地得到发展和成熟。他主张用格言、警句的形式进行教学。他把传授知识的智育同道德教育结合起来,认为知识是道德行为的基础,掌握真理乃是达到善行的重要途径,人们愈是追求知识,其道德行为愈是高尚。 此书在欧洲学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所阐发的科学分类以及由此建立的科学知识体系的新结构,提供了当时人们不曾想过的科学百科知识的全景图,它是近代科学分类的先导,在当时和后世都曾引起广泛的注意,17世纪英国皇家学会的建立,18世纪百科全书的编纂都从中受到巨大的激励和启迪。培根自己也非常重视这部著作,认为这是开启“伟大的复兴”之门的钥匙。为了扩大它的影响,培根后来在剑桥大学一些学者的帮助下,把它译成拉丁文,增加了不少材料,同时也删去了一些认为可能会使罗马、巴黎的主教们动怒的内容。全书共分9卷,增订的拉丁文译本又名《论学术的发展和价值》,于1623年出版。1938年,我国商务印书馆曾以《崇学论》的书名翻译出版。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