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块茎糙苏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块茎糙苏 【概况】: 异名 野山药(《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基源 为唇形科糙苏属植物块根糙苏的全草或根。 原植物 块根糙苏Phlomis tuberosa L. 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40~150cm;根块根状增粗。茎具分枝,紫红色或绿色。基生叶或下部的茎生叶三角形,长5.5~19cm,宽5~13cm,基部深心形,边缘为不整齐的粗圆齿状;中部的茎生叶三角状披针形,长5~9.5cm,宽2.2~6cm,基部心形,边缘为粗牙齿状,稀为不整齐的波状,叶两面被具节刚毛或近无毛。 轮伞花序多数,约3~10生于主茎及分枝上,彼此分离,多花密集;苞片线状钻形,有的分离,有2~4个合生,与萼等长或超过;花萼管状钟形,齿半圆形,长0.5~0.7mm,顶端微凹,具长1.8~2.5mm的刺尖;花冠紫红色,上唇边缘为不整齐的牙齿状,下唇卵形,3圆裂,中裂片倒心形,较大,侧裂片卵形,较小;后对雄蕊花丝基部在毛环上方具向上的短距状附属器。小坚果顶端被星状短毛。 花果期7~9月。(图见《中药大辞典》.上册.第1039页.2089条图)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1200~2100m的湿草原或山沟中。 分布于黑龙江、内蒙古及新疆。中欧各国、巴尔干半岛至伊朗、原苏联、蒙古也有分布。 。【生药】: 采集 夏季采收,晒干。 【化学】: 地上部分含多种多酚成分,其中有咖啡酸(Caffeicacid)、4-O-咖啡酰基-D-奎宁酸(4-O-Caffeoyl-D-quinicacid)以及咖啡酸的葡萄糖、木糖、鼠李糖酯等。 参考文献 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1030 【药性】: 性味 《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温,微苦。有小毒。” 归经 入肝、脾二经。 功效 解毒,驱梅毒。 主治 月经失调,梅毒,化脓创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g;或熬膏、研末。外用:研末撒。 使用注意 《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孕妇忌用。”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❶ 《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治化脓创伤:块茎糙苏研末撒创口。”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