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均输平准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均输平准 中国封建政府为控制货物运销、抑制物价波动过大而采取的经营措施。 恒宽《盐铁论本义》说:“往者郡国诸侯,各以其物贡输,往来烦杂,物多苦恶,或不偿其费;故郡置输官,以相给运,而便运方之贡,故日均输。“汉武帝时,各地各自直接向京师运输交纳贡物,不但运费昂贵,而且质量易受损。所以汉武帝于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根据桑弘羊的建议在大司农下设均输令、丞,各地除特殊物品外,只需向均输官员交纳贡物折款和运费,由均输官统一征收、买卖和运输货物,来解决贡品需要和调济各地供应。这样,不但避免了贡物直运京城的种种弊病,还使政府在买卖各种货物时得到巨额利润。 平准则主要是为平抑物价而采取的措施。《史记‘平准书》:“大农之诸官尽笼天下之货物,贵即卖之,贱则买之。如此,富商大贾无所牟大利,则反本,而万物不得腾踊。故抑天下之物,名日平准。 ”桑弘羊还专设平准令、丞,主持平准机构。平准机构掌握大量商品,在某种商品价格上涨时以较低的市场价抛售,反之,则进行收购,以保持相对稳定的物价,防止富商大贾牟取暴利,也使政府增加了财政收入。 平输平准政策后代王朝也常有仿效,如王莽实行五均六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