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地丁合一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地丁合一 清康熙年间出现的赋役改革制度。 先在康熙末年实行于广东、四川。到雍正元年(1723年)逐步在各省推广。 内容主要是摊丁入亩,也叫丁随地起。即不再以人为对象征收丁税,而是把以康熙五十年(1711年)的固定丁税额分摊在各州县的土地上,每地税一两分摊若干丁银。 另外,还将地丁以外的其他赋役合并在田赋中征收。地丁合一,顺应了社会经济情况变化的需要,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一定推动作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