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贼
中药名。 见《广东中药》。别名:木贼、马人参、节节草、毛头草、豆根草。为木贼科植物笔管草Equisetum debile Roxb.的全草或根。 多年生草本。生于溪边、沟边、沙壤或粘土上半阴湿地方。分布华南、西南、长江中上游各地。 秋末选择身老体大者,割取地上部分,拣除杂草,晒干。干燥全草为细长分枝的圆柱状茎条,淡绿色至黄绿色,长约50厘米不等。 表面粗糙有纵沟,多节,节间长5~8厘米,亦有长至13厘米的。 干时易断,潮湿时坚韧,中空,叶鞘呈短筒状,紧贴于茎,基部及钝头的齿片呈黑褐色。 以粗条、青绿色、身长肉厚者为佳。产于云南、广东、广西等地。 当地作木贼使用,见木贼条。味甘微苦,性凉。 利湿清热,明目。治目赤胀痛,翳膜胬肉,急性黄疸型肝炎,淋病。内服:煎汤,3~6克。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成人每天用鲜草30~60克或干草30克,煎水当茶饮。据82例观察,大部分病例服药后尿量增多,食欲好转,黄疸明显消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