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宿翳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宿翳

病证名。见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为黑睛病赤痛、羞明等症消退后遗留之翳痕。依其厚薄及透明程度不同,又有冰瑕翳和云翳之分。内治宜细审脉症,补虚泻实,明目退翳,可选用开明丸、石决明散加减;外治点七宝散。上述虽有若干治法,但翳久深厚者疗效不佳。

宿翳sùyì

病症名。见清·黄庭镜《目经大成》。为黑睛病赤痛羞明等症消退后遗留之翳痕。相当于角膜瘢痕。治宜补虚泻实, 明目退翳。可选用开明丸( 《审视瑶函》: 羊肝、官桂、菟丝子、草决明、防风、杏仁、地肤子、茺蔚子、葶苈、黄芩、麦冬、五味子、蕤仁、细辛、枸杞子、青葙子、泽泻、车前、熟地黄), 或石决明散(《杂病源流犀烛》: 石决明、草决明、青葙子、栀子、赤芍、麦冬、木贼、荆芥、羌活、大黄) 加减。外点七宝散。由于翳久深厚, 效多不佳。

宿翳

宿翳

黑睛疾患或外伤后,遗留之瘢痕,统称为“宿翳”。本病名见于《目经大成》。但于《秘传眼科龙木论》 中已有论述,称“冰瑕翳深外障”,“玉翳浮满外障”。
宿翳因其厚薄、形态、色泽等各异,临证表现不同,所以名称亦较多。有按其翳之厚薄程度而分,最薄者为冰瑕翳,在黑睛之上,仔细观之,隐隐可见,如《证治准绳·七窍门》谓:“薄薄隐隐或片或点,生于风轮之上,其色光白而甚薄,如冰上之瑕。”稍厚者为“云翳”(《医宗金鉴》),在黑睛之上,望之可见,如白云一片遮睛。最厚者为水晶障,又名玉翳浮瞒,俗称厚翳,如《证治准绳·七窍门》谓:“色白如水晶清莹见内,但高厚满珠,……冰冻已坚,若旁斜细看,则白透睛”;按其黑睛病变的程度而分,黑睛与黄仁粘定,轻而小者,其翳如钉,称“钉翳根深” (《世医得效方》);有按色泽而分,黑睛上其色白中带黑或带青,或焦黄,或微红,或有细细赤脉,称“斑脂翳”,其障薄,色昏白而带焦黄,或带微红色,状似玛瑙,称“玛瑙内伤” (《证治准绳》);如以宿翳形态而分,则名称亦多。如剑脊翳、圆翳外障、鱼鳞障、白果、阴阳翳、连珠外翳(《证治准绳》),虚潭呈月、冰壶秋月、孤星伴月、剑横秋水(《目经大成》),其他还有陷翳、沉翳(《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老翳(《异授眼科》)等。
宿翳对视力的影响以其位置和厚薄程度而定,若位于黑睛中央,不论翳之厚薄,均遮挡瞳神,影响视力,若翳厚大遮满黑睛时,仅辨三光及影动,难辨人物。
宿翳之治疗,首先应对新翳及时处理,尽量避免遗留瘢痕。证属风热余邪来尽者,红赤尚在,黑睛翳障已成。治宜退翳明目,清解余邪。方用消翳汤(《眼科纂要》),补肝丸(《审视瑶函》)。
证属宿翳已定,兼见肝肾不足者,可见眼视昏矇,腰膝酸软,头昏耳鸣,舌淡脉弱。治宜补益肝肾,明目退翳。方用开明丸(《审视瑶函》)。
证属邪气已去,宿翳日久,无明显形症可见者,治宜退翳明目,方用拨云退翳散(《银海精微》)。
外治用七宝散(《银海精微》),琥珀煎(《审视瑶函》) 点眼。

☚ 旋螺尖起   黄液上冲 ☛

宿翳sù yì

nebula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2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