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土丁弓弩手制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土丁弓弩手制

宋代在南方部分少数民族地区推行的一种制度。宋初,湘、鄂、黔边境的少数民族不满封建王朝统治,不断组织起来进行反抗斗争。为了镇压这种反抗,加强对少数民族的统治,朝廷采取了以土治“蛮”的办法,在湖南西部和湖北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土丁弓弩手制。就地招收土丁弓弩手,就地参加军事训练,轮番在边砦守戍。同时,就地拨给其一定数量的土地。平时耕种,不上赋税。土丁弓弩手制的实行,不仅为后来明代实行的守御千户、百户所起了先导作用,而且对湖南西部和湖北西部少数民族特别是土家族地区的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充当土丁弓弩手的人,被“免科役及身丁口(税)”,不仅摆脱了封建领主的人身依附,而且他们实际上成了土地私有者。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朝廷规定每招一名士兵,给官田百亩,可以耕种,也可以佃租。这种“计丁给田”的办法,开始虽然规定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但后来随著“田禁”的松弛,一些土丁弓弩手用服兵役换来的官田进行买卖活动。居于边缘地区的封建领主乘机从土丁弓弩手那里购置土地,扩大财富。当地土民也从中占有了一部分土地。从此,土家族地区便产生土地私有制和土地买卖,随之便出现了土地纠纷和土地兼并。大量的官田不断变为私有,许多土地占有者开始成为摆脱封建经济羁绊的个体农民。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6:4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