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圆叶鹿蹄草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圆叶鹿蹄草

【名称出处】:《长白山植物药志》

【概况】:

基源 为鹿蹄草科鹿蹄草属植物圆叶鹿蹄草的全株。

原植物 圆叶鹿蹄草Pyrola rotundifolia L.,又名鹿衔草(四川)。

形态 常绿草本状小灌木,高15~30cm。

叶4~7,基生,叶柄长4~12cm;叶片革质,圆形或卵形,长2~6cm,宽1.5~5.5cm,顶端圆钝,基部圆至心形,边缘全缘或具疏圆齿。花葶有1~2枚褐色、鳞片状叶,长圆状卵形,长8~12mm,基部略抱花葶;总状花序长6~16cm;花白色,稍下垂,直径1.5~2cm;花梗长约5mm,具膜质苞片;萼片狭披针形,长3.5~5.5mm;花瓣倒卵形,长6~10mm,宽2~6mm,顶端圆钝;雄蕊10,花药具小角;花柱长7~10mm,伸出花冠。

蒴果扁球形,高4~5mm,直径6~8mm。花期6~7月,果期8~9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3册.12页.图3978)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1000~2000m的山地针叶林或针阔混交林下。分布于中国东北及新疆。原苏联、蒙古及欧洲也有分布。

【生药】:

栽培 宜寒冷、阴湿的环境。

以有较多枯朽落叶而排水良好的腐殖质土为好。可在林下栽培。用分株繁殖。四川地区在9~10月,结合采收,连匍匐茎一齐扯起,分成单株,每株都要带有部分匍匐茎和须根。

在选好的林下,将灌木杂草除去,不要翻动土层,开1.3m宽的畦。按行距22~26cm开小沟,深约7cm,把幼苗放到沟里,株距10cm左右,斜靠沟壁。

先盖腐殖质土约2cm,再盖枯枝落叶,使与畦面齐平。栽好后,叶片要露出地面,最后浇水1次。

田间管理,久旱要注意浇水,杂草宜随时除去,以后每年冬季,要盖腐殖质土拌草木灰约2cm厚。

采集 全年可采。将全草连根挖出,洗净泥土,晒至叶片较软略收缩时,堆压发热,使叶片两面变成紫红色或紫褐色,再晒干。。

【化学】:

全草含鹿蹄草素、梅笠草灵(Chimaphilin)、乌索酸等[1,2]。叶含熊果甙、高熊果甙、异高熊果甙(Isohomoarbutin)、喜冬草素、乌索酸、紫杉碱(Taxine)、槲皮素、山柰酚、对-香豆酸等[1]

参考文献 [1] 新华本草纲要.第3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237 [2] Chem Pharm Bull 1985;33(12):5355

【药性】:

性味 甘、苦,温。

❶ 《滇南本草》:“温、平,辛。”
❷ 《陕西中草药》:“苦、涩,平。”
❸ 《山西中草药》:“甘,温。”

归经 《植物名实图考》:“入肝、肾二经。”

功效 补虚,益肾,祛风除湿,活血调经。

主治 虚劳咳嗽,劳伤吐血,风湿关节痛,崩漏,白带,外伤出血。 ❶ 《滇南本草》:“治筋骨疼痛,痰火之症,煎点水酒服。”
❷ 《植物名实图考》:“治吐血。通经,强筋,健骨,补腰肾,生津液。”
❸ 《中国药用植物志》:“治虚劳,止咳。”
❹ 《重庆草药》:“治虚弱痨病,咳嗽,白带。”
❺ 《四川常用中草药》:“祛风除湿,止惊悸,盗汗。治劳伤吐血,筋骨酸软,风湿关节痛,惊痫吐舌,鼠漏痈肿。”
❻ 《陕西中草药》:“补肾壮阳,调经活血,收敛止血。治虚劳咳嗽,肾虚盗汗,腰膝无力,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半身不遂,崩漏,白带,结膜炎,各种出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研末或炖肉。外用:捣敷或研末撒。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2: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