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国际竞争力的测定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国际竞争力的测定 国际竞争力的测定,就是通过一组直接描述一国(地区)竞争能力的指标反映该国(地区)在国际比较中的地位及其实际竞争的结果。 20世纪80年代初期,西方发达国家面临快速变化的国际竞争态势与新技术革命浪潮,纷纷感到本国在许多经济领域统治优势的失落,认为必须面对关于“竞争力”的竞赛,开始著手有关国际竞争力的研究与测定。 以世界经济论坛组织和洛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为代表的观点认为,一国(地区)的国际竞争力是由本国(地区)的社会、经济、资源等方面的实力指标来决定的。 但是这些实力指标只是一国(地区)国际竞争力的潜力能力,并不能表明实际的竞争结果。而以日本为代表的观点认为,国际竞争力的大小是由国际市场来决定的,应该通过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标来比较国际竞争力。 因而,当前世界上有两种不同的国际竞争力的测定方法。 1.指标分析方法。 一国(地区)竞争能力的主要因素概括为经济活力、工业效能、财政活力、人力资源、自然资源、国家干预、对外经济活动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 (1)经济活力。 经济活力反映总的宏观经济环境。 它是形成国际竞争能力其他因素的基础,又可划分成以下十五方面的内容: (2)工业效能。工业效能主要是通过成本来考察经济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 它是由以下五方面的内容组成: (3)财政活力。财政活力评价包括: (4)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它可以包括社会的、人文的、民族的和个人的等多重因素,具体表现在: (5)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作为国际竞争力中的一个因素,主要是指粮食、能源和某些重要原料的自足程度。包括: (6)对外经济活动能力。对外经济活动能力主要包括: (7)创新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分析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分析一国(地区)的国际竞争潜力。 而体现一个国家(地区)竞争潜力,就要著重研究与开发及创新能力。 ❷ 研究与开发财力资源投入:包括研究与开发经费总额、年增长率及其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每位科学家和工程师平均经费使用水平等。 (8)国家干预。国家干预是指政府对经济的政权干预和调节手段。 虽然各国政府干预经济的程度存在极大的差异,在干预的效果上甚至发生错位,但不能否认政府干预对一国(地区)国际竞争力变动的影响作用。通过国家干预状况来评价一国(地区)国际竞争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2.国际市场占有率法。 如果从市场导向来定义国际竞争力,那么一国(地区)能够提供优于其他国家(地区)的产品及服务的能力,采用国际市场占有率是比较恰当的。国家(地区)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来比较的计算公式为: 决定国际市场占有率的主要因素可以分为两大类: 但是,不同的产品所具有的国际竞争力并不相同,以深加工产品出口为主还是以矿产品农产品出口为主,同样国际市场占有率其内含的竞争能力并不同;出口商品的不同市场分布也反映了国际竞争能力的差距,以亚洲市场为主还是以欧洲市场、北美市场为主,以发达国家市场为主还是以发展中国家市场为主的同样国际市场占有率其内含的竞争能力也不相同。因而,在用出口商品的国际市场占用率来评价国际竞争力的同时,必须采用出口商品的产品结构指标与出口商品的市场结构指标来加以补充方为妥善。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