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捐
为应付国家财政困难而向民众募集资金的一种形式。 清末民初有过募集国民捐的活动。1912年4月29日南京留守黄兴致电袁世凯、唐绍仪及朝野各界,提出劝募国民捐主张。 并拟定简章,规定按资产以累进法行之,政学军商各界及工人、职员除以资产计算纳捐外,应按月俸多少,分别捐纳十分之一二,以三个月为限。募集国民捐的目的是抵制袁世凯擅借丧权辱国的外债。 1912年5月由南京60个社会小团体组成国民捐会,举黄兴、孙中山、王人文、沈秉堃主持会务。5月16日在南京成立国民捐总会,举孙为总理,黄为协理。孙允任总理。6月3日孙致电袁及参议院,请极力提倡,并由参议院采累进法颁行一定章程。12月国民捐总会取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