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化酶
在一定空间内呈闭锁状态存在的酶。 能连续地催化反应,并可回收重复使用。1953年格鲁伯霍弗(Grubhofer)和施莱斯(Schleith)将羧肽酶、淀粉酶、胃蛋白酶和核糖核酸酶结合固定在重氮化的聚氨苯乙烯树脂上,60年代后期固定化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为酶的应用开辟了新的前景,形成了酶工程学科,构成生物技术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 酶固定化方法有: ❶ 交联法。用双功能或多功能试剂与酶分子进行交联,常用的交联剂有戊二醛。 ❷ 载体结合法。分吸附与共价结合两种。 ❸ 包埋法。主要有聚丙烯酰胺凝胺、卡拉胶、大豆蛋白、微胶囊、中空纤维和辐射包埋等。 酶固定化后通常活力下降,但稳定性增加,并可反复多次使用,产品中没有酶的残留,因而简化了提纯工艺,适用于连续化、自动化工业生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