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回鹘道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回鹘道 唐道路名。 为《新唐书·地理志七下》附“边州入四夷之路”的第四道。经此可通西域,故亦称之为丝绸之路的“草原路线”。贞观二十年(646)灭薛延陀汗国,回纥等12部酋长请归附。唐政府在漠北广大地区设6府7州,隶属于燕然都护府,并任命都护,统治诸部。 与此同时,唐太宗接受诸部酋长所上“天可汗”的尊号,许在回纥以南,突厥以北开一条大驿道,分设68驿,各驿备马匹及酒肉供来往贡使。安史之乱后,河西诸地一度被吐蕃控制,唐朝不得不完全依靠这条回鹘道,与西域各地乃至西方各国进行经济交往和外交联系。驻守西域的唐朝各级官吏以及各外国使节商旅等,经由北庭向东北,越过阿尔泰山,过杭爱山,再经鄂尔浑河上游,辗转抵达长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