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四段教学法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四段教学法

是由20世纪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根据其首次提出的“教学形式阶段”理论而形成的一种教学方法。

赫尔巴特认为,教学是形成学生的观念体系的过程,教师只有依据观念运动的次序来安排教学活动,才能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从而形成一定的观念体系。根据这一观点和他所理解的心理活动规律,他把教学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1.明了。这时学生的观念活动状态属于静态的钻研。为了学习和掌握新教材,必须集中注意力,深入研究学习的材料。学生的心理处在注意阶段,要求教师采用讲述、示例、演示等方法,简练、清楚、明白地讲解新教材。2.联想。这时学生的观念活动状态属于动态的钻研。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把上一阶段所获得的观念与旧有观念联系起来。

从兴趣的特征看,属于获得新观念前的一瞬间的期待阶段,应采用分析教学,师生之间进行无拘束的、从容不迫的谈话。

3.系统。学生的观念活动状态属于静态的理解;从兴趣方面看,则处于探求阶段。应采用综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形成一定的观念体系,得出结论、定义和规律。

4.方法。学生的观念活动状态属于动态的理解。

要求学生把系统化了的知识运用于实际当中,从兴趣方面看则处于行动阶段,要由学生自己去做,教师从旁指导。四段教学法在19世纪后半期曾广泛流行于欧美各国,并被后继者发展为“五段教学法”。

这种教学方法将教学过程程序化,并把教学过程和方法与学生的心理状态相联系,因而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又机械地强调任何课堂教学都必须遵循上述四个阶段依次进行,束缚了教学的主动性和灵活性,是不可取的。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3:5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