嗷嗷待哺
[结构] 偏正式。 [释义] 饥饿时急于求食的样子。多形容受饥饿的悲惨情景。也指处境困难,急需援助。嗷嗷:哀鸣声。 待:等待。哺:喂养。 [出处] 《诗经·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明·焦竑《焦太史集·备荒弭盗议》:“况饥者嗷嗷以待哺,主者泄泄而听议,迨及廪予,已半为沟中之瘠矣。” [功能、例句] ❶ 作定语。郭沫若《歧路》:“每周的杂志,也好像嗷嗷待哺的雏鸟一样,要等我做文章呢。” ❷ 作主谓短语的谓语。姚雪垠《李自成》一卷二六章:“玩灯的人们只知安富尊荣,何尝知道天下小百姓嗷嗷待哺,易子而食!” [附条] “嗷嗷待食”。 秋瑾《致秋誉章书》。 [同义] 饥肠辘辘 啼饥号寒哀鸿遍野 [反义] 丰衣足食 饮甘食肥 食哺鼓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