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米口袋
【概况】: 异名 杰巴区土(西藏)。 基源 为豆科米口袋属植物异叶米口袋全草。米口袋属植物全世界20种,中国有15种。 原植物 异叶米口袋Gueldenstaedtia diversifolia Maxim.[Amblytropis diversifolia(Maxim.)C.Y.Wu] 形态 多年生草本。 主根圆锥形、粗壮。单数羽状复叶,托叶与叶合生,小叶7~13枚,圆形、椭圆形、倒卵形至宽倒卵圆形,长0.3~1.5cm,宽0.4~1.2cm;先端微凹;两面密被长柔毛,被缘毛。伞形花序,总花梗长5~14cm;花2~4朵;花萼钟状,密被长毛;花冠深兰色或紫色旗瓣卵圆形,长约0.8cm,宽约0.7cm;翼瓣、龙骨瓣较小;子房圆筒形,密被长柔毛。 荚果圆筒状,长1.4~2cm;表皮密被长柔毛。种子肾形,有斑纹。 花果期6~8月。 (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414页.图2557)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2000m以上山地。分布于甘肃、青海、西藏及四川等省。 。【生药】: 采集 7~8月采收带根全草。 【药性】: 性味 《新华本草纲要》:“苦、涩,寒。” 功效 解热消肿,利尿。 主治 水肿,痈疮,疔毒,淋巴结结核。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0g。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西藏常用中草药》:“治水肿,痈肿疔毒,淋巴结核:喜马拉雅米口袋3~9g,水煎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