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孟子关于善政不如善教的观点。 《孟子·尽心上》:“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朱熹注曰:“政,谓法度禁令,所以制其外也。教,谓道德齐礼,所以格其心也。”孟子“王天下”的理论强调民心向背的作用,认为得天下者必先得民心,得民心之关键在行仁政,“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孟子·梁惠王上》),重视教化百姓,以德服人。“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孟子·离娄上》)。孟子认为,善政使民生畏,而善教使民喜爱。百姓在教化之下心悦诚服,君王就赢得了民心。 孟子重视教化的观点为后世儒家所肯定和弘扬,具有进步意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