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哈密市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哈密市 东经91°08′~96°23′、北纬40°43′~43°43′。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部,是丝绸之路新北道上的要冲,其东南可通甘肃嘉峪关,西可通乌鲁木齐和吐鲁番,北至蒙古,南临罗布泊洼地。东汉时称伊吾,永平十六年(74)被班超占领,开始在此屯田,置宜禾都尉予以管辖。顺帝永建六年(131),设伊吾司马。北魏孝文帝设郡。隋炀帝大业四年(608),玉门道行军大总管薛世雄在汉伊吾城的东面筑新城,留王威等千余人屯戍。唐太宗贞观初年归唐,改名伊州,辖伊吾、柔远、纳职三县。广德(763~764)时被吐蕃人占领,宋代又为高昌回鹘王国所属。明成祖永乐年间,设哈密卫,封当地首领为忠顺、忠义二王,康熙三十五年(1696),当地维吾尔首领额贝都拉降清,清政府于次年在此增筑回城。雍正九年(1727),清军再筑汉城,乾隆时改为哈密厅,划归当时的安西道。乾隆四十三年(1778)改归镇迪道(治所在今乌鲁木齐),1913年始建为县,1983年改市。现有人口29万,民族有汉、维吾尔、哈萨克、回族。名胜古迹有哈密王府和哈密王陵、盖斯墓、拉布楚克(唐朝纳职县)古城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