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咨议局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咨议局

清朝政府预备立宪期间设立的地方咨议机关。

1908年7月清廷批准《各省咨议局章程及议员选举章程》,规定:“咨议局钦遵谕旨,为各省采取舆论之地,以指陈通省利病,筹计地方治安为宗旨。”一般只有有地位的地主、工商业者和地方官绅才有选举权。1909年10月各省咨议局相继成立。

设议长1人,副议长2人。议员由各府、州、县选举,任期三年。常驻议员为定额的十分之二。定每年阴历九月开常会,会期四十天;必要时可延长十天;有紧要事件时可呈请召开临时会议。有权议决本省行政兴革、财政预决算、税法、公债和选举资政院议员等。但所通过的议案,须报请该省督抚认可,才能生效。该局议员有一部分是具有资本主义倾向的新官绅,掌握领导权和影响较大的多是立宪派,为他们提供了合法活动的场所,与清政府的封建统治发生了一些政治冲突。1910年间连续发生的三次国会请愿,就是由江苏、直隶等省咨议局发动和组织的。但这些请愿均以失败而告终。

孙中山在1911年2月指出:“今满洲政府之对于施行宪政、开设国会,无一毫之诚意,故到底不能见诸实事;即见诸实事,亦决无效果也。政府无统辖之力,以愚蒙人民为政治之秘诀。

此虚伪之政治,必当去其根柢而一新之也。”武昌起义后很多省咨议局看到清王朝大势已去,乃策动本省督抚宣布独立。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8:1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