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吴酸蒿蒌,不沾薄只。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吴酸蒿蒌,不沾薄只。 【集校】: 洪兴祖:吴酸蒿蒌,不沾薄只。 校语:(蒿蒌,)一作芼蒌。一云:吴酢 朱熹:同洪本。 校语:酸蒿蒌,一作酢 黄省曾、朱多煃、庄允益:同洪本。 明繙宋本:同洪本。 校语亦同。 刘师培:芼蒌,《玉览》八百五十五引作毛蒌。 何剑熏:疑“蒿蒌”当作“蔏蒌”,因形近而误。《尔雅·释草》:“购,蔏蒌”,郭璞注:“蒌蔏生下田,初出可啖,江东用以羹鱼。”蔏蒌,可以单称蒌。《诗·汉广》:“言刈其蒌。”孔颖达《正义》引马云:“蒌,蒿也。”《类篇》:“蔏蒌,蔏也。”是蒌即蔏蒌,皆一物,皆是蒿。但蒿爲大类,所见甚多。 《説文·草部》:“蓍,蒿属,萧,艾蒿也。”自其大类言,则购、蒿蒌、萧艾、蓍皆是一类。 自其小类言,则蔏蒌爲购,爲蒌,不得与萧艾同物。 。【集释】: 王逸:言吴人工调醎酸,爚蒿蒌以爲 洪兴祖:《尔雅》云:蘩皤蒿。即白蒿也,可以爲葅。陆机云:春生,秋乃香美可食。又蒌,蒿也。叶似艾,生水中,脆美可食,蒌,龙珠切。以菜和羹曰芼。沾,音添,益也。 朱熹:蒿,白蒿,春生,秋乃香。 美可食,蒌,蒿也,叶似艾,生水中,脆美可食,沾多汁也。薄,无味也。言吴人工调醎酸,爚蒿蒌以爲 周拱辰:白蒿,白于衆蒿,亦似细艾,最先诸草而生,《尔雅》谓蘩皤蒿是也。 蒌,多生于吴,江东用鱼羹,则吴人善能调和之,如后世千里蒪羹,未下盐豉之比。酸最荐齿,浓则沾牙,淡则寡味,惟浓淡适中者得之,故曰吴酸不沾薄也。 王夫之:蒿,香蒿。 蒌,蒌蒿。 吴酸,吴人善罨诸菜,若蘘荷蒌蒿之属,皆监藏令酸,用以和脍。沾,古添字,浓也。不沾薄者,浓淡皆宜择,择所嗜而食之。 林云铭:蒿,白蒿。蒌,蒿也。香脆可食。 沾,多汁也。薄,味淡也。 言吴人工调醎酸,爚蒿蒌以爲 蒋骥:蒿,白蒿,秋时香美可食。 蒌,蒿也,生水中,脆美。沾,汁浓也。 薄,无味也。言吴人调酸味,爚蒿蒌爲 胡文英:蒿,青蒿白蒿,嫩时皆可食,蒌,蒌蒿,楚北産。沾,渍而浓厚也。吴人取蒿蒌白 朱季海:刘氏《楚辞考异》出“吴酸”句,云“案《御览》八百五十五引作毛蒌,”又:《注》云“案《御览》八百五十五引作毛,菜也,言吴人 《注》云:“芼,菜也”者,《仪礼·特性馈食礼》、《少牢馈食礼》郑《注》亦云。戴震《毛郑诗考正》云:“芼,菜之烹于肉湆者也。礼:羹、芼、菹、醢,凡四物。肉谓之羹,菜谓之芼,肉谓之醢,菜谓之菹。菹、醢生爲之,是爲豆实;芼则湆烹之,与羹相从。 实诸铏。”是也。此言以蒌蒿芼肉羹耳。 今注云:“或曰吴酸 “芼蒌”、“ 《广韵·十八尤》云:“ 小徐《説文解字韵谱》依《切韵》音入去声《侯部廿七》作莫候、田候二反,与大徐引孙愐《唐韵》音合,岂所谓“江东取韵,与河北复殊”者耶);又《十一模》云“榆子酱”者,《齐民要术》有《作榆子酱法》云:“治榆子人一升”,是“榆子酱”即“榆人酱”也。《齐民要术·种榆》引崔寔曰:“二月,榆荚成,及青,收乾以爲旨蓄,色变白,将落,可作 ”与许君所云“关东”语相应;然则关西语谓之酢也,史游《急就篇》云:“芜荑盐豉醢酢酱”,是也(下又云:“酸咸酢淡辨浊清”,顔师古《注》:“大酸谓之酢。”此别一义)。 疑《大招》于此,本同关西语作“吴酢”,后人依《招魂》改之。《急就篇》云:“侍酒行觞宿昔酲”,顔师古注:“昔,夜也,经宿饮酒,故致酲也。”《大招》亦云:“魂乎归来,以娱昔只”。《注》:“昔,夜也,《诗》云:乐酒今昔,”言可以终夜,自娱乐也”,用字亦与《急就篇》相应;《招魂》云:“娱酒不废,沉日夜些”(王《注》:“或曰娱酒不发,”洪校“夜一作夕”),曰“朱明承夜兮,时不可以淹”,初不言“昔”,然则洪校《大招》云:“昔一作夕”者,非也。 《大招》用字,与屈宋故多出入尔。 汤炳正:蒿,香蒿,嫩时可食。 蒌,蒌蒿,生食香而脆,江东用以羹鱼。 沾,汁浓,薄,味淡。 此言其味不浓不淡,甘美适口。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