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牛喘月
吴:周代诸侯国,在今苏、皖、浙一带。 牛:水牛。喘:喘气。 月:月亮。江浙一带的水牛怕热,看见太阳就喘气。晚上月亮出来了,又以为是太阳,便大口喘起气来。后用以比喻因怕某一事物,见到类似事物就害怕,以至形成习惯反应。《太平御览》四引《风俗通》:“吴牛望见月则喘,使(彼)之苦于日,见月惴喘矣。”(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满奋畏风,在晋武帝坐,北窗作琉璃屏,实密似疏,奋有难色,帝笑之。奋答曰:‘臣犹吴牛,见月而喘。’”(唐)李白《李太白集·卷六·丁都护歌》:“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