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吕不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吕不韦 【生卒】:前300—前235 【介绍】: 我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 战国末卫国人。原为商人。 后任秦丞相。 又为相国。 门下有宾客3000。前239年,主持宾客编成《吕氏春秋》一书。目的是为秦统一天下、治理国家提供思想的工具和标准。主张在思维认识采取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方针。 《用众》篇说:“物固莫不有长,莫不有短,人亦然。故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天下无粹白之狐,而有粹白之裘,取之众白也。”探索了思维和语言的关系,进一步发挥了正名的理论,认为保持实(实际)、意(思想)、言(言论)、行(行动)四者的一致性和确定性,是进行正确思维、表达和行动的前提。 肯定推知的可能和推理的作用。《察今》篇说:“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也。 尝一脔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别类》篇提出正确的认识应该懂得整体的大道理,而不应该一味穿凿局部的小道理。 认为人的思维能力和辩论技巧需要加以培养与训练。《听言》篇说:“凡人亦必有所习其心,然后能听说。不习其心,习之于学问。不学而能听说者,古今无有也。”训练和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仔细分析当时著名辩者的一些典型辩论。指出惠施、公孙龙等辩者的议论具有多方面的智慧和技巧,需要仔细分析辨别。 《听言》、《不屈》、《应言》和《淫辞》诸篇讨论了惠施、公孙龙等辩者的一些著名辩论,试图总结出一些对人们普遍有用的思维与表达的经验教训。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