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吐谷浑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吐谷浑 鲜卑语。 一说意为“泥土、尘土”。 父分部落1700户(一作700户)以隶之,分地而治。父死,异母弟慕容廆(又作若洛廆,涉归嫡子)嗣立。 因与弟失和,于晋太康四年至十年(283-289),率部众西迁至阴山(今内蒙古阴山)。晋永嘉之乱(312-313),又率部西南渡陇山(今甘肃陇山)至枪罕(今甘肃临夏西北)。 后又向西南扩展,统有今甘肃南部、四川西部及青海等地。 征服当地氐、羌部落,其部日强,遂建政权。晋咸和四年(329),传至其孙叶延,始以其祖父名吐谷浑为姓氏,以示“尊祖之义”,亦为族称与国号。至隋初,复以慕容为姓。 ❷ 古族名、国名。吐番又称之为“阿柴、“阿辖”。原游牧于辽河西昌黎棘城之北一带,为鲜卑慕容化一支。 后其部西迁至今甘肃、青海一带。 孙叶延始以祖名为族称。晋义熙元年(405),其首领树洛干据莫何川(今青海贵德西莫渠沟河一带)自称大单于、吐谷浑王。 南北朝时,先后附属宋、齐、北魏。梁大同元年(535),其王夸吕始称汗,建国,都伏俟城(今青海湖南铁卜卡古城)。 奉行睦邻政策,与东魏、隋室相继通婚。唐初,其政权分为东西两部分,西部由其王伏允子达延芒结波率领,以鄯善为中心,后臣附于吐蕃;东部由伏允长子慕容顺率领,以伏俟城为中心,臣附于唐。 贞观九年(635),其王慕容顺被部下杀,子诺曷钵继位。次年,受唐封为河源郡王,号乌地也拨勤(勒)豆可汗。 后尚唐宗室女弘化公主,受封为驸马都尉。其二子亦娶唐金城县主、金明县主。龙朔三年(663),以大臣秦和贵投归吐蕃,受吐蕃攻击,率部逃凉州(今甘肃武威),吐谷浑国灭亡。 后部众散在朔方、河东之境。 部族分散,史称“退浑”。北宋以后,其故地出现“西宁州土人”,与今土族有渊源关系。吐谷浑政权从晋永嘉末年(313)建国于群羌故地起,至唐龙朔三年(663)为吐蕃所灭止,约350年。最盛时其疆域东起今甘肃南部、四川西北,南抵青海南部,西至新疆若羌、且末,北隔祁连山与河西走廊相接。 经济以畜牧业为主,兼营农业,“随逐水草,庐帐为屋,以肉酪为粮”。地产良马“青海骢”。善做兵器。仿中原王朝制度。 初信萨满教,西迁后信奉佛教。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