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后工业经济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后工业经济 源于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Daniel Bell)的“后工业社会”(Postindustrial Society)理论。 贝尔认为,美国已经由工业社会转变为“后工业社会”,其理由是:20世纪初,美国每10名工作人员中有7名受雇于商品生产部门,而仅有3名在服务部门工作;到1968年,每10名工作人员中有6人在服务部门中工作。因此,他认为美国经济不再以工业生产为基础,而是已经进入以服务业为基础的“后工业经济”阶段。 对此,一些人(如《第三次浪潮》一书的作者托夫勒和《大趋势》的作者奈斯比特等人)认为:随著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或“信息社会”)转变,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理所当然地要逐步下降,而服务业要成为整个经济的基础,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但也有不少人不同意这种说法。 如加州大学教授科亨(S.Cohen)和齐斯曼(J.Zysman)在1987年合著的名为《制造业至关重要》(Manufacturing Matters)的书,其副标题就是“后工业经济的神话”。他们认为强大的工业是美国社会的基础,美国经济离开了工业而以服务业为基础是无法取得繁荣的。认为美国制造业就业人数比重的下降是劳动生产率增长较快的结果,并不能表明制造业的衰退。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