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副其实
[结构] 主谓式。 [释义] 名声或名义与实际相符合。副:附合。其:第三人称代词,他的,它的。 [出处] 汉·曹操《与王修书》:“君澡身浴德,流声本州,忠能成绩,为世美谈,名实相副,过人甚远。”宋·范祖禹《唐鉴·天宝八年》:“故夫孝子慈孙之欲显其亲,莫若使名副其实而不浮。” [功能、例句] ❶ 作定语。 吴伯箫《猎户》:“老人是打坡的,夜里能够百步以内打香火,那是名副其实的百发百中。” ❷ 作谓语。 艾岩《一往情深疏而不散》:“这间小小的阁子,不能当厅堂使用,呼为项脊,名副其实,并且和‘坎井之蛙’的假意自嘲,暗通声气。” [附条] “名符其实”。茅盾《全运会印象》。 [同义] 货真价实 名不虚传 名下无虚 [反义] 名不副实 有名无实 徒有虚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