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合萌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合萌 【名称出处】:《华佗中藏经》 【概况】: 异名 水茸角(《华佗中藏经》),合萌草(《本草拾遗》),梗通草(《饮片新参》),自梗通(《本草正义》),水皂角(《分类草药性》)。 基源 为豆科合萌属植物田皂角的全草。合萌属全世界约250种,中国约1种。 原植物 田皂角Aeschynomene indica L.,又名野皂角(江苏),木排豆(广西),拉田草(福建),野绿豆(浙江),野含羞草(湖南)。 水皂角(四川) 历史 本品为中国传统草药,最早见于《华佗中藏经》。《植物名实图考》载:“田皂角,江西、湖南坡阜多有之。丛生绿茎,叶如夜合树叶,极小而密,亦能开合。 夏开黄花如豆花,秋结角如绿豆,圆满下垂。士人以其形如皂角树,故名。狸医以为杀虫、去风之药。 ”其描述及附图即为本品。 形态 半灌木状草本。高0.3~1m,无毛。 茎中空。双数羽状复叶,有闭合现象。 叶轴长5~8cm。小叶20~30对,线状长圆形,长0.3~0.9cm,宽0.1~0.3cm,先端钝,有短尖头,基部圆形。托叶膜质,披针形。总状花序腋生,花少数,总花梗被疏刺毛,有粘质;苞片2,膜质,边缘有锯齿;花萼2唇形,上唇2裂,下唇3裂。 花冠黄色,有紫纹,长7~9mm,旗瓣无爪,翼瓣有爪,较旗瓣稍短,龙骨瓣短于翼瓣;子房无毛,有柄。荚果条状长圆形,微弯,荚节6~10,表面平滑或有小瘤突,内有种子1,肾形,黑褐色而有光泽。 花期夏秋,果熟期10~11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442页.图2613) 生境与分布 生于河岸沙地、湿草地及田边路旁。分布于中国华东、中南、西南及吉林、辽宁、河北。主要分布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 。【化学】: 附 果实含生物碱、皂甙,鞣质。 参考文献 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936 【药性】: 性味 甘、淡,寒; ❶ 《本草拾遗》:“甘,寒。” 功效 清热,去风,利湿,消肿,解毒。 主治 风热感冒,黄疸,痢疾,胃炎,腹胀,淋病,痈肿,皮炎,湿疹; ❶ 《本草拾遗》:“主暴热淋,小便赤涩,小儿瘛病。明目,下水,止血痢。捣绞汁服。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或入散剂。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临床应用】:单方应用 ❶ 《全国中草药汇编》:“治小便不利:合萌6~15g,煎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