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可靠性设计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可靠性设计 可靠性设计是应用可靠性理论、技术和设计参数的统计数据,在给定的可靠性指标下研究产品质量、工程或系统如何在最经济、合理使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分地保证其正常有效工作的设计,其目的在于提高产品、工程或系统的质量以及其性能指标和可靠性指标。 可靠性技术的应用最早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德国人卢瑟(Luseen)在Ⅴ-Ⅱ火箭的诱导装置上利用概率乘法求出其可靠度为75%。可靠度是产品可靠性的概率量度。例如,某个产品1000小时的可靠度为98%,则说明,如果多次随机抽100个同样的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工作1000小时,平均须有98个能完成规定的功能。 美国对可靠性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1959年后还颁布了一系列MIL标准。其他一些国家如前苏联、英、日等大致都在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开始研究。我国在70年代末开始重视这一研究,到了80年代又制定了GB3187-82等一系列国家标准。 可靠性设计是建立在最经济和有效使用的寿命论基础上的,这应视不同设计对象而各异。如餐巾纸属一次性使用,而电梯则需有一定的工作周期。 至于工程则往往要考虑其内涵的更新周期和改变需要的使用寿命。 任何系统组成的元素能做到等寿命,固然最好。 例如,一辆轿车跑了几十万公里后,其发动机、钣金、车身同时失效,全部报废,这是最经济的。但由于各部分工作负荷不一,设计成等寿命是不尽可能的。 因此,也对一些重要零、部件可进行特别设计或及时更换来保证系统工作的可靠性。 当然,也应注意到,可靠性设计往往与设计对象的成本有矛盾。例如利用随机测量和自动数显装置,显然,它比目测可靠得多,但成本却大大提高了。 真正的可靠性设计应该包含可靠性的预测与分配、具体设计以及可靠性管理三个内容。 可靠性设计的全部工作包括硬件与软件,包括从设计、制造到使用、维修以及进行有关价值工程的核算。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