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音韵通例
音韵学著作。 清胡垣撰。书成于光绪十二年(1886)。 此书以等韵为纲领阐述古今音韵、中外译语及空谷传声之法,企图“明古人之等法,证今人之方音,两存其实,有裨等韵之学”,使“古韵、今韵、等韵三家,皆得其通”,也可以“以全音而衡各方之偏音。 ”书中分韵为15类,各类再分开合正副四呼;声母分为喉、颚、齿、牙、唇、轻唇六类22母;声调分为阴平、阳平、上、去、入五声。 书中列15个韵图,每韵一图,横列声母,纵按四呼分四栏,每呼按五声分五行,有字列字,无字加㈠,字和㈠上都用反切注明此位之音。每图右端为韵目,韵目下注明发音状况,并有各地土音读法的说明。 所举地名多至25处,除沔阳、粤省两处外,都属江浙皖闽四省。且此书混淆〔-η〕尾与〔-n〕尾,以“能”为来母字。由此看来,此书虽标榜“古今中外”,但所依据的主要还是江浙一带的方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