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发明火药和火器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发明火药和火器 北宋时期发明了火药和爆炸性火器。 中国是最早使用火药和火器的国家。唐代,炼丹家在实践中得知,硝石、硫磺、木炭合在一起,往往发生爆炸,当已发明火药。904年(唐天复四年)杨行密围攻豫章,曾经“发机飞火”,即使用机械之力,抛出爆炸物,表明火药已应用于军事。到了宋代,火药的应用更加广泛。 970年(宋开宝三年)冯继升等献火箭法,并经试验成功。1000年(咸平三年)唐福又制造火箭、火球、火蒺藜等,品种渐多。 汴梁城内设有“广备攻城作”,其中“火药窑子作”,专门制造火药,可见已有相当规模。北宋人所著《武经总要》一书中,列有多种火药武器,包括火箭、火药鞭箭、火球、霹雳火球等,并列出三种火药配方,对应用火药作了全面总结。 到南宋时期,火器有长足进步。 金人曾从宋人学会制造火药、火器,并创造了“震天雷”“以铁罐盛药,以火点之,其声如雷,闻百里外。 所爇围半亩以上,铁甲皆透,人与牛皮迸破无遗”,其爆炸力已十分可观。此后不久,又出现管状火器。 如,1259年(开庆元年)南宋有人造出“突火枪”,内装“子窠”,即弹丸,点燃火,子窠即从枪管发出。既可把握方向,又能避免伤害发射者。同时,北方的金人也造出火枪,筒长2尺,用“敕黄纸”16层卷成,药焰喷出枪口可有丈余,“药尽而筒不损”。 这种火枪当更轻巧。 管形火器的出现,在武器制造史上是个重大突破。后来蒙古人进入中原,学会火药、火器技术,西征时曾经使用,于是开始传往阿剌伯和欧洲。阿剌伯各国兵书中,称火药和火器为“契丹花”、“契丹火箭”等,可知是承认从中国传入的。14世纪初,火药从阿刺伯传往欧洲,从而帮助市民阶层攻破封建贵族的城堡,促进了资本主义的成长。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