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反切法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反切法

我国古代一种注音方法。

又称“反”、“翻”、“切”、“纽”。如东,德红切;田,徒年切。

“东”、“田”叫被切字,“德”、“徒”叫反切上字,“红”、“年”叫反切下字。反切上字只取它的声母,不取韵母和声调,反切下字则只取它的韵母和声调,不取它的声母。

如:

田=徒〔t‘u〕+年〔nian〕=〔t’〕+〔ian〕=〔t’’ian〕当然,由于语音的演变,有些反切并不能这样简单地切出现代的读音来。

作为一种拼音方法,反切创自东汉末年。颜之推《颜氏家训·音辞篇》说:“孙叔然创《尔雅音义》,是汉末人独知反语。”近人章炳麟在《国故论衡·音理论》中说:“应劭时已有反语。”

反切在汉语注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此之前的注音方法都有很大局限性。

如“譬况发音”用语不定,所指难明,不易捉磨。“读若法”只能得出近似读音。

同是“读若”,又有训其义、通其字者,令人难以判定它是注音、训义,还是通字。“直音法”如果注音字本身就是冷僻字,读者读不出来,则注音等于不注。

反切则较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

反切本身也有一个发展过程。

等韵产生以后,反切方法日趋精密、谐调,但是仍有一个不可克服的矛盾。反切上字只代表声母,而没有任何汉字的读音是只有声母的;反切下字只代表韵母和声调,而读音没有声母的汉字又很少。

这样,达到拼音完全和谐十分困难。1913年注音字母创制成功,使汉字注音由反切的二拼法发展到三拼法,克服了原有的矛盾。

现在的汉语拼音字母,使注音进入了严密、科学的音素化的四拼法阶段。

研究反切,不仅对于研究汉语语音发展史是必要的,而且对于阅读古籍、查阅古代工具书也是非常必要的。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3:0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