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生一秦
《史记·张耳陈余列传》:“于是陈王(注:陈涉)以故所善陈人武臣为将军,邵骚为护军,以张耳、陈余为左右校尉,予卒三千人,北略赵地。……武臣乃听之(注:听从张耳陈余劝其在赵自立为王之建议),遂立为赵王。以陈余为大将军,张耳为右丞相,邵骚为左丞相。 使人报陈王,陈王大怒,欲尽卒武臣等家,而发兵击赵。 陈王相国房君谏曰:‘秦未亡而诛武臣等家,此又生一秦也。 不如因而贺之,使急引兵西击秦。’陈王然之,从其计。” 陈涉使武臣北循赵地,武臣在张耳、陈余等人支持下,自立为赵王。陈涉欲发兵击赵,相国房君指出,秦未灭亡,又讨伐武臣,这无异于“又生一秦”。 后因用为又树一强敌之典,又常引申到其它方面指同原有强者不相上下的又一强者。 《幼学琼林》卷三“人事”:“拔去一丁,谓除一害(见“眼中钉”);又生一秦,是增一仇。”唐·韩翃《田仓曹东亭夏夜饮得春字》:“更羡风流外,文章是一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