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诗
清代叶燮作。四卷。分内外二篇。内篇论述“数千年诗之正变、盛衰之所以然”,外篇杂论诗歌创作各方面的问题。文中指出作诗之本,就被表现的客观事物来说,可以用理、事、情三者概括,“先揆乎其理,揆之于理而不谬,则理得;次征诸事,征之于事而不悖,则事得;终絜诸情,絜之于情而可通,则情得。三者得而不可易,则自然之法立。”就诗人的主观来说,则以才、胆、识、力四者为要,而以识为先。“识明则胆张。”胆张而才思流溢。这是自成一家的表现。其论诗大旨,主张抒写性情,强调诗人“胸襟”对于创作的重要意义,又认为诗歌应随时势的演进而变化。是一部体系较完整的论诗著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