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即使……但(但是、却、然而、其实)……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即使……但(但是、却、然而、其实)…… “即使”,连词;“但(但是)”,连词;“却(然而、其实),副词。 合用构成“即使……但(但是、却、然而、其实)……”的格式,表示有转折意义的让步的假设关系。“即使”用在前面分句,表示让步的假设;跟后面分句表示转折的“但”或“却”之类词语配对,引出意思相反的另一个事实。 在“即使……但(但是)……”格式中,“但(但是)”引出同上文假设相对立的意思。例如: ❶ 民国既经成立,辫子总算剪定了,即使保不定将来要翻出怎样的花样来,但目下总不妨说是已经告一段落。(鲁迅《从胡须说到牙齿》) ❷ 内中所指,是一大队遗少群的风气,并不指定著谁和谁;但也因为所指的是一群,所以被触著的当然也不会少,即使不是整个,也是那里的一肢一节,即使并不永远属于那一队,但有时是属于那一队的。(鲁迅《“感旧”以后(上)》) ❸ 那时,“围剿”反复这种形式,即使不说完全结束,但是一般的结束是可以断言的。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❹ 即使尔后尚有一个战争时期,但是已离世界的永久和平不远了。(毛泽东《论持久战》) 在“即使……却……”格式中,“却”引出跟上文相对或相反的动作行为或情况。 例如: ❺ 所以,即使上海和汉口的牺牲者的姓名早已忘得干干净净,诗文却往往更久地存在,或者还要感动别人,启发后人。 (鲁迅《忽然想到(十一)》) ❻ 这时候,即使只值半文钱,却是真价值;即使丑得要使人“恶心”,却是真面。(鲁迅《我还不能“带住”》) 在“即使……但是却……”格式中,“但是”跟“却”连用,加重转折的语气。例如: ❼ 一条小溪,明澈见底,即使浅吧,但是却浅得澄清,倘是烂泥塘,谁知道他到底是深是浅呢?也许还是浅点好。 (唐弢《琐忆》) “即使……然而(然而却)……”的格式,多用于书面。“然而”跟“却”连用,转折的意味加重。 例如: ❽ 现在在码头上,公共机关中,大学校里,确已有著一种好象普通话模样的东西,大家说话,既非“国语”,又不是京话,各各带著乡音,乡调,却又不是方言,即使说的吃力,听的也吃力,然而总归说得出,听得懂。(鲁迅《门外文谈》) ❾ 中国现下的所谓文学家又作别论;即使是真的文学大家,然而却不是“诗文大全”,每一个题目一定有一篇文章,每一回案件一定有一通狂喊。 (鲁迅《忽然想到(十一)》) 在“即使……而……其实……”格式中,连词“而”跟“其实”连用于后边分句,引出跟上文相对或相反的另一件事,表示对上文的修正和补充。例如: ❿ 倘只看书,便变成书厨,即使自己觉得有趣,而那趣味其实是已在逐渐硬化,逐渐死去了。(鲁迅《读书杂谈》)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