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民族用品生产基地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民族用品生产基地 国家指定的专门生产少数民族特需用品的地点。 民族用品的生产,过去多集中在沿海的几个传统产区,远离销区。为了改变这种生产布局的不合理状况,1973年8月起,国家确定建立民族用品生产基地,并在资金、设备和原材料供应等方面予以支持。要求生产基地逐步做到大部分民族用品基本满足本省、自治区和毗邻省、自治区的需要。 到1985年,已在呼和浩特、乌鲁木齐、拉萨、兰州、成都、昆明、贵阳、西宁、延吉、海拉尔、通辽等11个城市建起了民族用品生产基地。 此外,各有关省、自治区也确定并建起了本省、自治区的一些民族用品生产基地。这样,可以减少商品长途运输,便于发展边疆经济,适应少数民族的特殊需要。与此同时,继续发挥沿海传统产区的作用,定点定量组织工艺比较复杂、技术难度较大产品的生产,以保证供应。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