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印度教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印度教 又称“新婆罗门教”。 吸收佛教、耆那教等教义和民间信仰演化而成。九世纪后流行于印度。主要经典有“吠陀”、“奥义书”、“往世书”、“摩诃婆罗多”等。 基本教义与婆罗门教类同。 后逐步形成毗湿奴教、湿婆教和性力派三大派别。近现代的印度教思想家罗易、罗摩克里希那、辨喜、奥罗宾多·高士等对婆罗门教和印度教的教义进行新的解释,出现了许多形形色色的印度教组织,如梵社、印度教大会、雅利安社、罗摩克里希那教会等。 印度教的节日繁多,主要圣地是恒河及恒河三条支流的发源地。贝拿勒斯常是印度教徒朝拜的中心。 19世纪以后,随著印度教徒的外迁,在亚洲、非洲及其他地区也有了传播。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