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卢瑟福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卢瑟福

【生卒】:1871—1937

【介绍】:

英国物理学家。

生于新西兰,1889年毕业于纳尔逊大学。1895——1898年在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实习,成为物理学家汤姆生(Thomson,J.J.)的高徒。

1907年任曼彻斯特大学教授。1918年,担任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主任。

诺贝尔奖金获得者。

1899年卢瑟福发现放射性辐射中的两种成分,并命名为α射线与β射线。

后来又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钍”。1902年他在加拿大同英国化学家索第一道,通过对“铀”的研究,提出了原子自然蜕变理论,认为放射性现象是原子自行蜕变的过程。

在蜕变过程中,一种元素的原子可以转变成另一种元素的原子,同时放射出α粒子与β粒子。

这种理论打破了原子不可再分的观点,揭开了物理学发展中新的一页,引起了物理学与化学领域的革命。由于这些杰出贡献,他于1908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911年卢瑟福发现原子核的存在,从而提出了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原子的结构和太阳系的结构相似,原子中心有一个带正电的核,带负电的电子围绕原子核转动。

原子内电子的总电量等于核的电量,整个原子呈中性。虽然这个假说尚不完善,但为人们探索原子结构,打开了神秘的大门。

卢瑟福于1919年用钋的α粒子轰击氮原子,获得了氧的同位素,首次实现了元素的人工嬗变。

1920年他科学地预言中子的存在。中子是原子核内不带电粒子,它能打入原子核内或与原子核结合。1932年,人们果然发现了这种中子,并成为轰击原子核的“炮弹”,为进行原子核的链式反应,释放出原子能提供了条件。主要著作有:《放射性》(1904)、《放射性蜕变》(1906)、《放射性物质及其放射》(1912)等。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3: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