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议郎 奉议郎官阶名。《旧唐书·职官志》: “从第六品上阶……奉议郎,文散官。”《续资治通鉴·宋纪·神宗元丰三年 (公元1080年)》: “(九月) 乙亥,正官名。详定官制所上以阶易官寄禄新格: ……太常、秘书、殿中丞为奉议郎。” ☚ 奉宸令 奉祀官 ☛ 奉议郎文散官名。唐始置,秩从六品上。宋初沿置,品亦同。太平兴国元年(公元976年)改为奉直郎。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改京朝官阶官太常、秘书、殿中丞,著作郎为奉议郎,秩正八品。 奉议郎寄禄官名。北宋元丰三年九月,由太常、秘书、殿中丞、著作郎阶改。为文臣寄禄官三十阶之第二十四阶。正八品(资料出处参“特进”条)。
简称与别名❶奉议。《栾城后集》卷3《赠史文通奉议二首》。《长编》卷308乙亥:“太常、秘书、殿中丞为奉议郎。” ❷三丞。奉议郎由旧太常、秘书、殿中丞三丞改,故有此称。《宋史·富直柔传》:“故事,签书有以员外郎为之者,而无三丞为之者。……时直柔为奉议郎,乃特迁朝奉郎。自是寄禄官三丞除二府者,迁员外郎(按:指三朝郎),自直柔始。” ❸大朝官。《群书考索·后集》卷19《寄禄官》:“宋朝元丰新制,改太常、秘书、殿中丞为奉议郎。……以上皆号大朝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