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边织造的夹板罗段尺头
参见“南京尺头”条。 南边,当指南京、苏州、杭州等纺织品著名产地。罗,是轻薄透孔的绞经丝织物。 一般认为,“方孔曰纱,椒孔曰罗”。古代有两经绞、三经绞和四经绞的素罗和绞经起花的花罗两大类。 元、明时又发展了三棱罗、五棱罗、七棱罗等横罗品种,又称“杭罗”,俗称“熟罗”,是夏天的高级衣料。罗缎,是布面呈横罗纹的棉织物,因布面光亮如缎,故名。 夹板罗缎,指用夹缬方法生产的印花布。所谓“夹缬”,是用两块镂雕成相同花纹的木版夹持织物,然后在镂空处注入染液,进行局部双面显花的一种印染工艺。据说,此法是唐玄宗时宫人柳婕好之妹发明。 宋代规定,“朝廷中凡服用锦绣,均易为缬罗”(《宋史·舆服志》)。宋真宗咸平年间,明令禁止民间服用皂斑缬衣及染制缬类织物,并且不准兴贩缬版。南宋解禁,夹缬遂在民间普遍流行,近年发掘的南宋墓中即常有此类织物出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