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南洋公学成立与发展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南洋公学成立与发展 1896年冬,大理寺少卿盛宣怀呈请在上海筹设南洋公学,由招商、电报两局每年筹经费白银10万两。奉旨允准,派盛宣怀为督办。1897年4月在上海徐家汇开学。何嗣昆任总理,张焕伦任总教习,美国人福开森(Ferguson,John Calvin)被聘为监院。分设四院,先设师范院,考选学生40名,学习中西各学,以“明体达用,勤学善诲”为培养目标,修业期限不定,合格者选为中、上院教习(实际毕业的多充作小学监习)。这是我国师范教育的开端。同年秋季设外院(即小学堂),学制3年,招收学生120名,年龄10~18岁,由师范生分班上课,课程有国文、数学两种。1898年春设立中院(即中学堂),学制4年,学生从外院高级生中选拔,课程有国学、史地、数学、英法文、博物、理化、法制、经济等。1900年建上院(即大学堂),学制4年,先后设立铁路班和特班(应经济特科之预备而设)。至此,四院并设,外、中、上三院相衔接,这是中国近代学校三级制的雏形,目的是培养自强人才,重点是上院。校名多次更改:1903年秋改为上海商务学堂,1905年改为上海高等实业学堂,属商部管理。1906年改属邮传部。1912年改为南洋大学堂,不到一年又改为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属交通部。1921年夏与另外几所学校合并为交通大学。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