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郊坛下官窑窑址
【释文】: 在市区闸口八卦田附近乌龟山西麓与山岙平地上。 北宋时,有定州白瓷,因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政和年间,京师(开封)自制烧造,名官窑。 北宋灭亡后,京师的官窑亦随之消亡了。南宋王朝立都杭州后,于皇宫不远的郊坛下设立官窑。南宋官窑属修内司,一名内窑,该窑烧制的瓷器,胎壁薄,器腹厚仅1毫米左右,釉层丰润,需经过3至4次素烧。釉色有粉青、青灰、淡黄、蜜腊、鹅皮黄和浅紫色等,以粉青色为最好,色泽淡雅,滋润如玉。 品种亦很繁多,除碗、杯、盘、碟外,还烧制纺商周、秦汉的古铜器的瓷器器皿。1956年春,曾发掘出一处长23.5米的窑址。 1985年再次发掘,清理了练泥、成型、上釉等作坊遗址和龙窑一座,以及大批瓷片与窑具标本。 南宋官窑名驰中外,其产品为举世珍品,现杭州市园林文物局正在乌龟山官窑所在地积极筹建“南宋官窑博物馆”,以供国内外观众和学者参观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