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李端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李端李 端 邓天刺 *革命人物志第3集第125页 李端李 端(1940— ) 王生洪主编 上海高等教育系统教授录(续)第841页 共1首 (一作耿湋诗) (词)唐· 开帘见新月,便即下阶拜。 细语人不闻,北风吹裙带。 李端 李端唐朝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字正己。大历进士,官秘书省校书郎,后出为杭州司马,又辞官隐居衡山,自号衡岳幽人。“大历十才子”之一。早年尝师诗僧皎然。以诗思敏捷见称。其诗多送别酬唱、求仙访道之作,亦有反映社会动乱作品,七言歌行较佳。有《李端诗集》。 ☚ 司空曙 皎然 ☛ 李端 李端李端 (生卒年不详) 字正己,赵州 (今河北赵县) 人。大历进士。曾官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为“大历十才子”之一。《唐才子传》称他“少时居庐山,依皎然读书,意况清虚,酷慕禅侣”。今存 《李端诗集》。 ☚ 过仙游寺 同皇甫侍御题惟一上人房 ☛ 李端 李端?—785?字正己,排行二。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喜神仙术,曾居嵩山学道。弱冠寓居庐山读书。唐代宗大历五年(770)登进士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因病辞官。后起为杭州司马。端有诗名,与钱起、卢纶、吉中孚、韩翃、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并称“大历十才子”。又与柳中庸、张芬、僧皎然等交游唱和。其诗“辞情捷丽”(《旧唐书·卢简求传》)。乔亿称为“思致弥清,径陌迥别,品第在卢允言、司空文明之上”(《大历诗略》)。《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李端诗集》三卷。《全唐诗》存诗二卷,《全唐诗续拾》补断句四。事见《极玄集》卷上、《唐国史补》卷上、《旧唐书·李虞仲传》、《唐诗纪事》卷三○、《唐才子传》卷四等。 ☚ 崔峒 朱湾 ☛ 李端?—?字正己,一作正宗,号衡岳幽士。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少居庐山,曾随诗僧皎然读书。大历五年举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后因病辞官,居终南山草堂寺。德宗时出任杭州司马。晚年隐居衡山,心向禅门。有《李端诗集》,《全唐诗》编其诗为三卷。 李端 大历中,(端) 与韩翃、钱起、卢纶等文泳唱和,驰名都下,号“大历十才子”。时郭尚父少子暧尚代宗女升平公主,贤明有才思,尤喜诗人,而端等十人多在暖之门下。每宴集赋诗,公主坐视帘中,诗之美者,赏百缣。暧因拜官,会十子曰:“诗先成者赏。”时端先献,警句云:“熏香荀令偏怜小,傅粉何郎不解愁。”立即以百缣赏之。钱起曰:“李校书诚有才,此篇宿构也。愿赋一韵正之,请以起姓为韵。”端即襞笺而献曰:“方塘似镜草芊芊……”暧曰:“此愈工也。”起等始服。 李生养望未隆,含声亟发,词华既艳,节调亦谐。今观郑(赠)都尉二首,回驾时髦,绰有风人之旨,始疑终信,无怪人然。其在大历诸子,置列最微,数分亦薄,而声望遽华,几与允言相并,虽坎壈江外,亦复慕于中朝矣。 李司马 (端) 任胸多疏,七字俊语亮节,开口欲佳,故当以捷成表长。 中唐李端五言律,尚可继皇甫诸君。……七言律,端如“青春都尉”……句法音调,亦入晚唐。 初读李端集,苦于平熟,遇其时一作态,即新警可喜。如“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灯未灭梦难成。披衣更向门前望,不忿朝来鹊喜声。”何其多姿也! 又《九日赠司空曙》:“我有惆怅辞,待君醉时说。长安逢九日,难与菊花别。摘却正开花,暂言花未发。”此与王建《春去曲》:“老夫不比少年儿,不中数与春别离”,同一弄姿生色。但细观之,终有折腰龋齿之态,暂见则妍,效颦即丑。李诗自有正大而佳者,如《雪夜寻太白道士》:“出游居鹤上,避祸入羊中”,不在摩诘“饮人聊割酒,送客乍分风”之下。《瘦马行》颇有少陵之遗。《杂歌》长篇,宛似太白,中曰“酒沽千日人不醉,琴弄一弦心已悲”,最为警策。 中唐自刘、钱主风会,专务闲雅,不理奇杰,不咨高深,漠漠数十年。二皇甫差强人意,然诗不多。至端而翩然遒上,如《山下泉》、《过宋州》,奇逸高空,一时绝调,七言尤妙。庶几司空曙得相与颉颃,顾至于七言,则又远不逮是矣。 李司马正己思致弥清,径陌迥别,品第在卢允言、司空文明上。 李端写境极清幽,而意味却少。 李端(约公元785年前后在世)字正己,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少时向慕神仙,曾居庐山,据传曾向皎然学诗。大历五年(770)举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后因病辞官,居终南山草堂寺。德宗时,出任杭州司马,厌恶官场生涯,置田园于虎丘山下,晚年心向禅门,隐居衡山,自号衡岳幽人。其诗篇或送别酬答,或放情山水,或感叹人世。《全唐诗》录存其诗三卷。 李端Li Duanpoet of the Tang Dynasty. Works: Answering for the Old Man of the Village,Wu Mountain Is High,Poetry Collection of Li Duan,etc. 李端唐诗人。字正己。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后为杭州司马。性恬淡,不耐官场拘束,隐居衡山,自号衡岳幽人。诗多律体,才情敏捷。七古《胡腾儿》、《瘦马行》等诗,叙事抒情,笔力深厚。常与卢纶、耿湋、吉中孚诸人唱和。与卢纶、韩翃、刘长卿、钱起、郎士元、皇甫冉、李嘉祐、李益、司空曙称“大历十才子”。有《李端诗集》。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