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笏园 ●该园又名丁家花园,建于清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 因占地较小,喻为有十个板笏之大,故名。园内由前部山池区和后部庭院区两部分组成。 整体布局以水池为中心,四周配置有庭院。 水池东岸垒石筑假山,山上有二亭;水池西有一带长廊与池东山石相呼应,在此观赏山池,构图最为完整。 池中水榭,处于山环水绕之中;水榭东北临水建一小轩;水榭南有一亭立于水中,体量小巧,比例适宜;水榭东西北有平面为曲线形的多孔拱桥,同西岸长廊相接。多孔拱桥在私家园林中较为罕见,桥面低,紧贴水面,尺度与环境十分协调。 水榭及曲桥是前后两部分的空间分割线。此园共建亭、台、楼、榭24座,房舍67间。 占地面积虽小,却无壅塞局促之感,景象开朗,具有小中见大的效果,布置上疏密得当,体量协调,以空透、低小、朴素取胜。房舍顶面铺青灰色筒瓦,脊部轮廓洗练,墙面分粉白与清水两种,具有北方民居特点。这是一处兼具江南、江北园林风格的私家小园的优秀之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