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十段锦法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十段锦法 全称十段锦册法,简称十段法、十段文册。明英宗天顺(1457—1464)年间初行于福建,武宗正德(1506—1521)年间南直隶各府县相继仿行。旨在整顿役法,著重改革均徭,附带清理田赋。其内容是:将全县各里甲人户名下的丁、田数目加以清查,然后分成十段,各段负担能力大体均平,一年徭役编派一段供应,其中以田亩分段的,又名十段田法。嘉靖、隆庆间盛行于南直隶、浙、闽等地,不久为“一条鞭法”所替代。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