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四) 都市农业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四) 都市农业

(四) 都市农业

随着首都城市建设的发展,以及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改革开放过程中,朝阳区农业的发展遇到了新的情况和新问题:
(1)朝阳区农村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耕地面积减少速度,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速度不断加快。“八五”期间减少耕地2547公顷,是“七五”期间的1.6倍。农业劳动力同时向非农产业转移,1985年从事农业劳动力占农村总劳动力的36.4%;到1995年,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只占18.2%。
(2)农业在农村经济中的比重逐年下降。1995年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102.4亿元,比1985年增加10.2倍。二、三产业发展更快,使一产业收入由1985年占14.3%,到1995年只占7%,其中城乡结合部的乡,农业占3%以下,比例更小。
(3)朝阳区农副产品在首都市场占有量份额下降。随着农用地大量转为非农用地,远郊及周边地区的农副产品大量涌入首都大市场,使朝阳区作为首都副食品重要供应基地的地位下降。
(4)原有的工业布局所造成的污染尚未根本缓解。
(5)规划市区范围内,朝阳区面积占46%,成为全市最大的一个城市开发建设区。根据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和首规委批准的乡域规划调整情况,到2010年在朝阳区可保留市区间隙地带的农用耕地面积仅7000公顷左右,而且朝阳区的农田都在城区边缘和城区居住区集团之间,社会影响更为重要,环境要求很高,这就使朝阳区在加快农业现代化和促进农村城市化与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成为特殊的一个区。
(6)按照北京市《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的要求,全区划定基本农田6 530公顷,要承担一定的农产品生产任务,必须高效利用有限的农业资源,对农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针对以上新情况、新问题,朝阳区提出将“都市农业”作为乡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并确定了“重点东移,城乡一体,进入市场,建设以‘三高’为中心的,具有旅游、观赏、无公害等特点的‘都市农业’”建设目标。朝阳区“都市农业”工程的基本内容包括:
一是根据首都总体规划,在朝阳区农业用地集中的东部温榆河沿线的4个乡和两个国营农场,重新规划农、林、牧、渔大农业,重点投放资金技术。
二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注入农业以全新的观念,实现农业产业化,坚持优质、高产、高效,大力发展高科技含量的名、特、优、稀及具有较高附加值的产品参与市场竞争。
三是“都市农业”不仅为城市提供高质量的农副产品,而且还要为城市提供优美的生态环境,将农业办成无公害、能观赏、可休闲的农业,与城市工业、住宅、市政设施建设相协调,并且大力提倡社会办农业,促进城乡一体化,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
具体实施方案包括三个部分:
❶从“九五”初期到2010年的15年内将东部“四乡三场”建设为“综合种植区、综合养殖区、综合发展区”,分12个项目分区,基本形成“都市农业”的框架;
❷“九五”期间5年的工作任务,在四个重点乡各抓一个示范区,初步建立“都市农业”模型,并形成农业科技服务中心、水产科技中心和农业科技培训中心等三个中心;
❸1996年抓好五个起步工程,形成典型模式突破。

☚ (三) 区位特点及优势   二、农村经济发展 ☛
0000202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5:2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