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四)林地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评价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四)林地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评价

(四)林地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评价

随着人类社会的日益发展,森林植被受破坏与日俱增,至清末民初,广东除粤北山区、粤东、粤西、粤中边远地区尚有较茂密的森林外,其余大部分地区森林大多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到处荒山秃岭。新中国成立以后人口不断增加,经济建设日益发展,特别是50年代、60年代及70年代末期未能遵循自然规律办事,森林资源长期持续过量采伐,资源过量消耗,森林面积不断减少,原始森林基本砍光,粗略估计1975—1985年的26.7%,1983年森林资源消耗量1446. 7万立方米,超过年生长量的35. 9%。
由于森林植被破坏严重,特别是江河上游大面积天然常绿阔叶林被破坏,致使森林防护效能严重减退,造成自然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全省水土流失面积从50年代初期的8 000平方公里扩大到1985年的11 200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的县达到36个,年受害农田9.2万公顷。由于水土流失加上江河上游水源林破坏带来的水源枯竭,全省受淤河流802条,受危害水库851宗,内河航道里程从建国初期的16 000公里减少到11 146公里;全省主要河流输沙量超过一亿吨,相当于冲走1. 53万公顷良田,年流失肥料折化肥100—120万吨,仅水土流失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达4亿元。按流失面积计算每平方公里为4万元。由于森林被破坏,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弱,致使全省台风、洪涝、干旱等的危害日趋严重,如全省50年代平均受淹农作物19. 31万公顷/年,60年代增至44万公顷/年,70年代增至53. 3万公顷/年。由于人口不断增加,城乡人平占有森林面积从解放初的0. 13公顷减少到1985年的0.09公顷,森林保障生态环境功能削弱,环境质量下降,有些地方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一些地方吃水用水困难。
1985年以来,省委、省府十分重视治理国土,改善生态环境工作,作出了“五年种上树、十年绿化广东”的决定,及治理韩江、北江上游水上流失和整治东江流域,石灰岩地区造林绿化等重大决策。经过七年努力,取得了重大成就,至1992年全省造林种果407.8万公顷(6 116.47万亩),森林覆盖率由1985年的26. 7%提高到1992年的53. 6%。1992年全省森林总生长量1 576万立方米,资源总消耗量705万立方米,控制在国家规定的800万立方米以内,从根本上扭转了森林消耗量大于生长量的状况,森林资源消长开始向良性方向转化,自然生态环境条件恶化的趋势开始得到有效的遏制。

☚ (三)森林自然保护区及森林公园   三、畜、禽品种资源 ☛
0001178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7: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