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林业教育
民国时期,四川的林业教育开始起步,国民政府先后设立了四川公立高等农业学堂(后易名四川公立农业专门学校、四川省立农业专门学校),公立四川大学农科学院(后易名四川大学农学院),从1914年至1930年,这两个学校的林科毕业生总数有150人左右。至新中国成立前,四川大学农学院森林学系共毕业116名(不含省立农学院)毕业生;抗战期间,各战区大专院校陆续迁到大后方办学,内中有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私立金陵大学农学院、私立铭贤专科学校; 国民政府还创立了国立西昌技艺专科学校(后改为国立西康技艺专科学校),川北还筹建了私立川北农工学院,其中都设有林学专业。此外,四川还建立了四川省峨山林业试验场、涪陵油料作物实验场、北碚木材试验馆,重庆中央林业实验所等科研机构。这些院校和科研单位培养了一些林业科技人才,但数量很少。
到新中国成立前夕,四川的林业机构只有岷江林管区、成都沙河堡林业试验场、峨眉山林业试验场等,人数不到100人。另外,有4家官僚资本家的伐木公司。四川的林业生产水平处在很低的层次上。